top of page

【翻譯】《馬太受難曲》(St. Matthew Passion)的創作歷史與譜例分析

本文翻譯Norton Anthology of Western Music Volume 1: Ancient to Baroque,第104首譜例(p.812~834)。


約翰‧賽巴斯欽‧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於1727年年初在萊比錫開始創作《馬太受難曲》(St. Matthew Passion),當時他是萊比錫的市民音樂總監。此作品極有可能在同年四月十一日於聖湯瑪斯教堂,以紀念耶穌受難為目的的聖週五晚禱(Good Friday Vespers)中首演,至1729年再次演出。九年後,1736年三月三十日,再次於同一個儀式上演出修改過的版本,直到1740年代巴哈仍然持續修改此作品。在巴哈過世後,他的兒子卡爾‧菲利普‧艾曼紐‧巴哈(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 1714-1788)曾於漢堡演出此曲的部分章節,他在該地擔任音樂總監。之後這首作品有數十年間不曾被演出,直到1829年,年輕的菲利克斯‧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 1809-1847)在柏林的一場表演中再次演出本作品,開啟了巴哈音樂的復興。


巴哈時代的路德派受難曲,是以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新譯聖經四個福音書(馬太、馬可、路加與約翰福音)中描述耶穌末日、審判、受難和埋葬的經過重新詮釋的。《馬太受難曲》也是在此背景下創作,此作品唱詞是由筆名「皮刊德」的亨利齊(Christian Friedrich Henrici, 1700-1764)創作,他也曾與巴哈共同創作許多清唱劇。皮刊德將《馬太福音》二十六與二十七章的故事情節與他充滿詩意的歌詞與讚美詩緊密交織在一起,以傳達前述故事的意義。作品由兩個部分組成,在下午舉行的聖週五晚禱前後分別演出,每一段的演出都以繁複的合唱樂章作結。藉由結合舊福音故事、傳統路德教派聖詠詩、新編詩歌,這首《馬太受難曲》讓聽者能以新的感受、新的思考方式,賦予這個流傳已久的活動一個嶄新的樣貌,這首作品也將宗教儀式與聽者連結到路德教會去。


在巴哈創作的受難曲中,福音傳教士(Evangelist)負責敘述福音故事,是由男高音以宣敘風格演唱。故事中的每個獨立角色皆被分配給單獨的演唱者並以宣敘風格演唱。群眾的話語聲,比方說目擊耶穌受審的群眾們就由合唱團演唱。在《馬太受難曲》中,有兩組合唱團(在1736年的版本中),兩組合唱團分別有自己的數字低音組(continuo group)與器樂重奏。雖然在十九世紀之後受難曲一般由大型合唱團與管弦樂團進行演出,但從巴哈的原版本中顯示合唱團一(Coro1)由四位演唱者演唱主要角色的唱詞及曲中插入獨唱的部分,也一起演唱合唱樂章與聖詠曲。合唱團二(Coro2)亦每個聲部皆只有一位演唱者負責,並視需求在不同時間演出獨唱、詠嘆調、合唱。在這樣的編制下,同樣的演唱者一方面扮演聖經故事角色,另一方面也回應故事內容。關於受難曲的譜寫,雖然講述了一個故事,但並不戲劇性;雖然它借鑑舞台音樂中詩意的歌詞與音樂形式(詠嘆調、宣敘調),但與歌劇並不相同。



本書節錄的部分從《馬太福音》第二十六章63節到75節,在第二部分的前段,其中包含了受難故事中最具戲劇張力的橋段。耶穌被捕,並被帶到宗教權威者面前,在眾人的偽證中他保持沈默。在本書節錄的開頭(36a)祭司長盤問耶穌,迫使他回答自己是否為基督,神的兒子。耶穌沒有直接回答,但他自稱「人子」(Son of Man)的預言被視為褻瀆。(此典故出自《但以理書》第七章13到14節)。無論是這裡還是整個受難曲,巴哈的宣敘部充滿跳進(leap)、強調低音和聲以使歌詞更加戲劇化。所有的宣敘部都以數字低音加強支撐,只有耶穌角色除外,耶穌角色演唱時持續以弦樂搭配,當唱到「雲」"Wolken"時小提琴以反覆十六分音符模進,以描繪天堂的雲。


祭司、法學家、長者們指控耶穌褻瀆,罪該萬死。簡短的合唱段落(36b)以交疊的聲部呈現群眾聲音,以快速、重複模仿的樂句與快速換調呈現飽滿的動機。群眾對耶穌吐口水、攻擊、羞辱,並叫耶穌預言是誰正在打他(36d)。快速交替的跳進音型與兩個合唱團之間的交替演唱暗示暴力的發生。



在令人震驚的激烈情緒爆發後,歌詞迅速轉變為沈思般沈靜的聖詠曲(37),由兩個合唱團與器樂一起重疊(doubling)奏唱。這段旋律是取自一首古老的歌《因斯布魯克,我現在必須離開你》(Innsbruck, ich muss dich lassen)由艾薩克斯(Henricus Isaac, 1450-1517)譜曲(譜例41),這首歌曲在16世紀重新譜曲成《噢世界,我必須離開你》(O Welt, ich muß dich lassen),但這裡的歌詞是源自17世紀的受難曲讚美詩,該讚美詩也取用同樣的旋律。歌詞直接與耶穌對話,表達信眾的感受,他們知道耶穌不應該得到這樣的對待。



重心轉移至與耶穌非常親近的門徒彼得,他在耶穌被逮捕時與其他人一起逃跑了,但在遠方跟隨關心耶穌之後的遭遇。由一位侍女開始,後來又多了一位,到最後一整群旁觀者來到彼得身旁說他們認得彼得是耶穌身旁的朋友(38a-b),彼得不斷否認。如耶穌先前預言,彼得將會三次聲稱與耶穌毫無關聯,直到黎明破曉公雞開始啼叫為止,剛好此時公雞啼叫,彼得認知到自己的所為後痛苦哭泣(38c)。旁觀者的合唱變得躁動(38b),連續的級進音型在下行模進的掛留音之上。宣敘調是巴哈典型的稜角風格(angular style),唯獨巧妙描述彼得哭泣的段落是以下行一音多節的半音花唱(Melisma),以及在31到32小節處,以減七度的抬升以表示彼得慟哭。



接著是巴哈著名的一首優美的詠嘆調(39),這首曲子對路德教派在反思受難故事的意義上有其貢獻。彼得的自責懊悔給歌詞作者(librettist)與編曲家提供了一個明確的目標,就是要讓當代的信徒聽眾深刻感受到故事內容及讓他們感動。透過皮刊德第一人稱的唱詞傳達,象徵直接與上帝對話「我的上帝,我的眼淚」"My God, my tears."彼得的眼淚成為聽眾的眼淚。巴哈使用助奏(obbligato)詠嘆調,以人聲搭配一項主奏樂器、數字低音與數支弦樂器。他選擇主奏小提琴作為助奏,強調這個段落特殊的情感表現。


自始至終,主奏小提琴都是傳達整體情緒的載體,無論是單獨演奏時或與人聲搭配時,主奏小提琴的目標都是為了襯托重要旋律。開頭八小節回復段以小調開始,喚起象徵哭泣的哀歌,搭配下行的級進低音旋律和大量倚音與下降的音型,但大量近似垂直下降的音型,則以半音、連結線製造的不規則節奏、下行模進交織出延綿不斷的旋律,懇求原諒般的祈禱表達極大的悔恨。人聲以小提琴主奏的動機開始演唱,但主題很快回到小提琴主奏,而讓人聲能自由地與小提琴主奏對位演唱。


皮刊德以兩首簡明的詩節作為歌詞,使人聯想到歌劇典型常見的返始詠嘆調(da capo),如譜例93及譜例103b、103d巴哈典型的康塔塔詠嘆調。巴哈的詠嘆調遵照回復曲式(ritornello)以B小調主音作為開頭(第1-8小節),第一段歌者演唱自第9小節至22小節,使用第一段的詩節作為唱詞,並改變樂曲調性至屬音升F小調,在23至26小節以簡化且變體的回復段轉移至新的調性。典型的反始詠嘆調在第二段歌者演唱時會回到首段詩節的主音上,再重複回復曲式來結束第一個段落。接著一個截然不同的中間段落以第二段詩詞譜曲,接著再重複第一個段落。但這將會使回復曲式段落與第一個歌唱段落的長度過長,使整首詠嘆調超過12分鐘。此外,在中間段落時,任何偏離哭泣為題的回復段落都會削弱悲傷的情緒。巴哈巧妙地解決這個問題,他在26小節至31小節開始第二段詩節,同時仍持續帶出回復段的主題動機。開頭的詩詞「憐憫您」”Erbarme dich"在31至32小節再一次出現,在33小節到46小節之中歌唱聲部以更豐富的曲式回到第一段歌者演唱的段落,從47小節至曲終(54小節)回到主音,整首詠嘆調以主音回復段作結。實際上,巴哈創造了一個能連續不斷發展其音樂表現力及樂思的方法,即將反始詠嘆調第一個段落的音樂形式與整首返始詠嘆調唱詞作交替搭配。




《馬太受難曲》獨特之處在於,在描繪彼得懊悔自責的段落後插入兩個引用自福音書並具評論內涵的樂章,聖詠曲(40)與前面的詠嘆調協調搭配。十七世紀的讚美詩「變開朗,我的心」"werde munter mein gemüte",其旋律為肖普(Johann Schop, 1590-1667)所作;歌詞為里斯特(Johann von Rist, 1607-1667)所著,皮刊德使用整首詩歌八個詩節中的第五個詩節,認為這個詩節的開頭「雖然我已經離開了祢,但我確實回來了」"Bin ich gleich von dir gewichen, Stell ich mich doch wieder ein"最能使聆聽者感受到彼得當時懊悔自責的情況。

書本中的錄音是以大家所知道巴哈演奏此曲的方式進行錄音,相對較小編制的器樂合奏(每個樂團皆包含四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及每個合唱團皆包含四位主聲部歌者,他們要負責詠嘆調的獨唱也要扮演福音書故事的角色,如同巴哈的演奏方式,一些小角色由未參加該樂章演出的歌手負責。


No.36 聖經敘事

傳教士:祭司長回答說,

祭司長:我以神的名義命令你告訴我們,你是否為基督?神的兒子?

傳教士:耶穌回答說,

耶穌:依你這樣說。我會告訴你們,從現在開始你們都會看到人子到天堂的雲端,坐在上帝的右邊。

傳教士:祭司長撕裂了衣服說到,

祭司長:他褻瀆了神。我們還需要什麼證言?看,大家都聽到他褻瀆神的話語,你們覺得呢?

傳教士:群眾回答,

合唱:他罪該萬死!

傳教士:他們在她臉上吐口水,用棍子打他,有人打他的臉並說,

合唱:向我們預言吧,基督。是誰在打你呢?


No.37 聖詠曲

誰打了你,我的救主,誰用如此的毒手將你折磨?

而你卻不是罪人,與我們和我們的子孫不同;你全然不會犯罪。


No.38 聖經敘事

38a

傳教士:彼得在外面院子裏坐著,有一個使女前來說,

使女1:你素來也是同那加利利人耶穌一夥的。

傳教士:彼得在眾人面前卻不承認,說,

彼得:我不知道你說的是什麼。

傳教士:出去,到了門口,又有一個使女看見他,就對那裏的人說,

使女2:這個人也是同拿撒勒人耶穌一夥的。

傳教士:彼得又不承認,並且起誓說,

彼得:我不認得那個人。

傳教士:過了不多的時候,旁邊站著的人前來,對彼得說,

38b

你真是他們一黨的。你的口音讓你露餡了。

38c

傳教士:彼得就發咒起誓地說,

彼得:我不認得那個人。

傳教士:立時雞就叫了。彼得想起耶穌所說的話,雞鳴以前,你要三次不認我。彼得出去痛哭。


39詠嘆調

求你憐憫,

我的神,為了我的淚水;

求你看著這裏,

這顆心,這雙眼,在你面前痛苦地抽泣。


40聖詠曲

儘管我曾經遠離你,

現在我已經回來;

因你的兒子用死亡的劇痛

使我們與你和解。

我不想抵賴我的罪,

但你的賜福和愛護比我永遠身在其中的罪孽不知要大多少倍。

933 次查看0 則留言

コメント


bottom of page